核心词:
PZYA 铁路 信号 电缆 电线电缆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发展,是电工电器行业仅次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第二大产业。近几年,两岸电线电缆产品进出口贸易稳中有升,根据大陆质检总局统计数据,2011年,大陆出口到台湾地区法定检验的电线电缆产品共计10206批,货值约1.16亿美元,同比增长4.7%,
电力电缆11.1%;2011年从台湾地区出口到大陆的法定检验电线电缆产品共计27814批,货值约2.89亿美元,批次基本与2010年持平,货值同比增长了2.3%。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是指规定必须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
1、PZYA铁路信号电缆:中国大陆的标准分为四个层次 大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级,其中国家标准层级最高,其余依层级往下为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PZYA铁路信号电缆:由中央立法机关制定 与工业品检验监管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商品检验法",由"中央"立法机关制定。"经济部"根据"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制定各项检验事项的法规;如"应施检验商品品目表"等。"标准检验局"根据"商品检验法"及"经济部"制定的法规或"经济部"授权,就具体商品检验业务制定相应的"作业原则"、"作业要点"或"作业程序"等规范性文件。根据台湾地区"标准法"相关规定,"国家标准"都是自愿实施的,但是如果"国家标准"被主管部门的相关法规引用,则成为强制施行的技术法规。在商品检验业务方面,被"品目表"列为检验标准的CNS标准或者"检验暂行规范"就成为强制性执行的技术法规。

检验标准由"标准检验局"按照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义务,参照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其它技术法规规定,没有这些标准可供参考的,由"标准检验局"订定检验规范作为检验标准。出口商品的规格与检验标准不同的,经贸易主管机关核准后,可以依照买卖双方约定的标准检验。进口商品如有特殊原因其规格与检验标准不同的,应经"标准检验局"事先核准。
3、PZYA铁路信号电缆:海峡两岸对电线电缆产品实行强制性法定检验制度 目前,海峡两岸均对电线电缆产品实施强制的法定检验制度,产品需经相关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口、销售和使用。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简称《目录表》)的必须实施法定检验的进出口电线电缆,HS编码前四位为7614(非绝缘的铝制绞股线、缆、编带及类似品)和8544(绝缘(包括漆包或阳极化处理)电线、电缆(包括同轴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不论是否有接头;由每根被覆光纤组成的光缆,不论是否与电导体装配或装有接头)。纳入"应施检验商品品目表"(简称"品目表")内的货品号列前六位是8544.42(限检验电压超过80V,且300V以下的一般电源线组)和8544.49(限检验超过80V,不超过1000V的各种电线)。大陆对进出口电线电缆的监管条件分为三种,其中"L"表示民用商品入境验证,"M"表示进口检验检疫,"N"表示出口检验检疫。台湾地区对进出口商品采用一致的原则,没有区别进口和出口条件。从监管范围看,在台湾地区,绕组用的电线、同轴电缆和车辆用的线束、电压大于1000V的电导体、电压大于1000V的电缆未列入"品目表",而大陆将此类产品列入《种类表》。对进口电线电缆产品的检验监管目前主要包括到货检验和后续监管,到货检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全数检验、抽样检验、符合性验证、特殊放行和其他检验方式等五种合格评定方式,其中对须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线电缆产品,还应进行民用商品入境验证;后续监管则是对进口产品销售、使用过程中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项目的监测,并对收用货单位销售、使用产品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对出口电线电缆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出口生产企业实施分类,对出口产品实施分级,目前厦门口岸的出口电线电缆产品风险评级为较高风险。按照不同的企业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分别采用特别监管、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信用监管五种不同检验监管方式。根据检验监管的实际结果和产品或企业情况的变化,对其企业分类或产品风险级别进行动态调整。逐批检验是指每批需向"标准检验局"报检,经检验合格才能出厂或进口。"型式认可的逐批检验"是指商品出厂或进口前,先取得"商品型式认可"资格,即可依规定办理报检出厂或进口。台湾地区以外生产的产品在第一次通关前应先办理"型式试验"并取得"型式认可证书",此后进口商如再进口相同型号的商品,则可享有简化检验程序的优惠措施,缩短报检、检验时间,快速通关。简化检验程序有以下几种方式:"书面审查"、"逐批检核"、"抽批检核"和"取样检验"。
4、PZYA铁路信号电缆:包括两个方面 实施验证登录的线缆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从设计阶段到最终检验,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型式试验合格,二是生产企业管理体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对于应施检验的电线电缆产品除电压超过80V,300V以下的一般电源线组采用"模式二加模式三"的合格评定模式外,其它12类电线电缆采用"模式二加模式四、或模式二加模式五、或模式二加模式七"的合格评定模式。"标准检验局"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人核发商品验证登录证书,取得验证登录的商品必须加贴验证登录标志才能出厂或进口。从检验监管模式的内容来看,台湾地区的"逐批检验"模式类似于大陆的抽样检验模式中的逐批检验;"验证登录"模式类似于大陆的强制性认证,验证登录的边境核查类似于大陆的入境验证。大陆只是从总体上规定了采取检验方式的原则,具体则授权给商品检验机构去把握。这种做法虽然有其灵活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实施,分别采取不同的检验模式对商品的质量进行把握和控制。但是,也容易造成检验方式的不确定。在"品目表"当中,针对特定商品直接规定了检验方式,该检验方式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从检验的严格度来讲,逐批检验是基础方式,最为严格;而验证登录的严格度则有所降低。当然,采取验证登录进行检验的商品,事先都必须经过申请核准程序。这样一来,报验义务人对商品的检验方式就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按照各种检验方式的要求做好事先准备。
5、PZYA铁路信号电缆:这种做法也有利于监督 这种做法,也有利于监管,也方便社会大众对商品的检验方式的知悉。台湾地区对于检验方式的调整,其主体只能是"标准检验局"。而大陆则是由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分别进行,表现为模式多样化,各地执行情况差别较大。大陆纳入强制性认证认证目录中的电线电缆主要有五类,具体可见CNCA-01C-001:2001《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组件)和CNCA-01C-002:2007《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线电缆产品电线电缆)。台湾地区需要获得BSMI认证的电线电缆产品有13类,即纳入"品目表"的电线电缆产品。台湾地区电线电缆产品BSMI认证包括"型式认可"和"验证登录"两种。其中"型式认可"检验方式无需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并签发认证证书,产品即可进入市场销售,而"验证登录"则必须经过第三方进行合格评定后签发证书,商品加贴相应标志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台湾地区"验证登录"对应的大陆术语是"认证注册",与大陆强制性产品认证具有较强可比性。大陆有关电线电缆产品的检验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级,其中国家标准层级最高,其余依层级往下为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台湾地区有关电线电缆产品的检验标准主要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如国际通用的IEC标准、台湾地区所执行的CNS标准、美国的ANSI标准等。电压超过80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应符合CNS679-1998《600V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橡胶绝缘电线应符合CNS675-2004《600V橡胶绝缘电线》或IEC60245;电压超过80V的橡胶花线应符合CNS546-2004《300V橡胶绝缘花线》或IEC60245;电压超过80V的聚氯乙烯花线应符合CNS3199-1994《聚氯乙烯绝缘花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引出用橡胶绝缘电线应符合CNS5747-2004《电机机械及配件用橡胶绝缘引线》或IEC60245;电压超过80V的电机器具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应符合CNS6070-1986《电机器具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耐热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应符合CNS8379-1995《600V耐热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屋外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应符合CNS8559-1987《屋外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聚乙烯绝缘电线应符合CNS10314-1983《600V聚乙烯绝缘电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聚氯乙烯绝缘接户电线应符合CNS7781-1987《聚氯乙烯绝缘接户电线》或IEC60227;电压超过80V的橡胶绝缘轻便电缆应符合CNS10741-2004《600V橡胶绝缘可挠式电缆》、CNS10599-2004《600V乙丙烯橡胶绝缘电缆》或IEC60245。两岸电线组件、普通橡皮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三类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IEC60799、IEC60245、IEC60227,其中大陆直接等同转换成GB标准,台湾地区可以采用CNS标准,也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另外,大陆的GB/T12972-2008、GB/T12528-2008、JB/T8735.1-1998、JB8734.1-1998等系列标准因矿用橡套软电缆、交联聚烯烃绝缘和交流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铁路机车车辆专用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线和软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列入强制性认证,而使得这些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变成强制性,这些标准都是大陆自行制定的,比较特殊。综上所述,两岸电线电缆产品在检验范围、检验监管模式、检验标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异。
6、PZYA铁路信号电缆:比较两岸执行国际标准的程度 加强两岸检验检测机构的交流与沟通,建立标准资讯交流平台,比较双方执行国际标准的程度,推动两岸共通标准交流研讨与标准制定,消除不必要的规定;对于两岸均采用IEC标准的电线电缆产品可先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比对,评估两岸检测标准与规范的差异,增强双方检测技术水平。
7、PZYA铁路信号电缆:促进双方接受对方的检验和试验报告或认证证书 通过协商,采取分阶段到位的合作机制,推动双方接受彼此检验检测报告或认证证书,并尽可能相对统一的合格评定程序。对于同属《目录表》和"品目表"法检电线电缆产品,减少或避免双重检验。对两岸获得强制性认证的电线电缆产品简化进出口检验监管程序,通过建立两岸后市场监督合作机制和预警机制来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两岸市场。
如果您对“PZYA铁路信号电缆”感兴趣,欢迎您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