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大全
电力电缆 > 电力工程的功率因数

4. 24 电力工程的功率因数

电力工程中的功率因数与电缆工程中的 “ 功率因数” 意义不同。 在电力工程中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视在功率 ( S) 由两部分组成, 有功功率 Pa 和无功功率 Pr。 它们的和即为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公式如下:

FP = Pa / S (4- 44)

在电力工程中功率因数用于计算有用功的量。 例如, 在电动机中, 存在阻抗和相当一部分感抗, 造成电流滞后于电压。 如果功率因数是 1. 00 并且没有电抗, 电流流入电动机中 ( 忽略损耗) 每 10kVA 功率可完全转化成 10kW 有用功。 而当存在电抗并假设功率因数为 0. 8 的情况下, 有 8 / 10 电流流入各相, 只有 8kW 会达到电动机中。 不同相位部件的电流会增加总电流, 进而导致热损增大。

功率因数也用于描述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间的时间关系。 实际上所有交流回路都有阻抗、 电抗和容抗。 这些参数决定了每个周期电流滞后于电压多少。 通常采

用向量图描述这个滞后关系。 可以通过判断电压电流间夹角来确定是领先还是滞后。 夹角的余弦就是电路的功率因数。 在只有感抗的电路中, 电流超前电压 90°,在只有感抗的电路中, 电流滞后于电压 90°。

导纳圆筒的切向应力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