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大全
电力电缆 >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1. 7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

天然及合成聚合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 使这一技术逐渐用于电缆绝缘。 与纸绝缘电缆相比, 这些聚合物可以挤出成型。 最初使用的是天然橡胶, 随后也采用合成橡胶。 随着材料的发展, 丁烯橡胶一度成为绝缘材料的选择之一。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引入更新的合成橡胶聚合物, 如氯丁橡胶 ( 1931年)、 氯丁二烯和氯磺化聚乙烯 (1951 年)。 这些新型聚合物的研发促进了材料特性和加工技术的提升 ( 如长期耐老化或阻燃性能); 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同时得到应用。 20 世纪 60 年代, 乙丙橡胶 ( EPR) 作为丁烯橡胶的替代品, 用于电缆绝缘,不过它的用量一直很平稳, 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才有明显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 弹性体绝缘性能的提高不仅与聚合物本身有关, 还与添加剂的特性有关。

1941

高分子量聚乙烯 ( HMWPE) 不属于弹性体, 可以挤出成型; 它的发展 ( 始于

年) 引发了输配电用电缆绝缘的显著变化。 热塑性聚乙烯实际上是在二战中作为高频电缆绝缘开始使用。 1947 年, HMWPE 作为绝缘材料用在 15kV 电缆上。它的广泛应用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即城市地下配电系统出现的时候。 在 20世纪 60 年代中期, 常规 HMWPE 成为美国迅速扩张的地下住宅配电系统选用的材料。 与丁烯橡胶相比, 它的电气性能和防潮性更优。 这些线路选用的电缆规格为#2和#1 / 0 AWG。 聚乙烯应用的优势地位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对 HMWPE、 交联聚乙烯 ( XLPE)、 EPR 等现代绝缘材料的深入讨论参见本书第 5 章 “ 电气绝缘材料”。

地下住宅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