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大全
电力电缆 > 腐蚀机理

22. 3 腐蚀机理

腐蚀的基本原理总是近乎相同, 即在某种金属表面的一定区域之间, 通过传导电流的溶液, 存在着一定大小的电流。 这种电化学行为使金属 ( 阳极) 释放其离子进入溶液中, 产生金属消耗。 这就是腐蚀过程的关键环节。

腐蚀的首要基本要求是存在电解液和两个电极 ( 阳极和阴极)。 这两个电极可以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或者是一个金属件的不同区域。 在任何情况下, 两个电极间必须存在一定的电势差, 使电流能够产生并流动。 需要有导线或类似的通路, 使电子的流动成为可能, 即负极性带电粒子沿着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

在阳极端, 金属的带正电荷的原子离开固体表面, 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 与此同时, 对应的负电荷以电子形式留在金属内。 对于铜, 存在下式:

Cu0 →Cu + + 2e -

脱离金属的正极性离子带有一个或多个正电荷。 释放的电子通过金属或其他导电介质到达阴极端。 电子经金属抵达阴极表面, 与一些带正电荷的离子 ( 如氢)结合并中和; 这些离子通过电解液抵达相同的 ( 阴极) 表面。 正极性离子失去其电荷, 再次变成中性的原子, 可以化合成为气体。

2H + + 2e - →H2

氢离子的释放造成 OH - 离子集聚, 增大阴极端的碱性, 因此会降低溶液的酸性。 阴极的其他常见反应如下式所示。 它们的发生依赖于 pH、 电解液类型等因素。

4H + + O2 + 4e - →2H2 O

O2 + 2H2 O + 2e - →H2 O2 + 2OH -

O2 + 2H2 O + 4e - →4OH -

一旦腐蚀出现, 阳极必然会存在电子释放, 且金属氧化或剥蚀形成了金属离子。 通过某种机理 ( 如正极性离子中和或负极性离子形成), 阴极必定同时存在着电子的获取。 阴极和阳极的反应一定总是同时进行的, 但腐蚀几乎总是发生在某些

类似阳极的区域。

电位序腐蚀类型
xml